应城精准建档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通讯员陈思琪 近日,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为全市178株古树名木悬挂统一制式的保护牌,同时逐株明确专属管护责任人,并签订管护责任书,确保古树保护责任落地到人。这是应城市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具体行动。
通讯员陈思琪 近日,应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乡镇街道,为全市178株古树名木悬挂统一制式的保护牌,同时逐株明确专属管护责任人,并签订管护责任书,确保古树保护责任落地到人。这是应城市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具体行动。
2025年5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为契机,启动为期百日的“护古树·筑法盾·传文明”普法专项行动。通过创新“五个一”特色行动与“普法六进”立体宣传,将法治精神融入生态保护实践,悄然织就一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技赋能
近日,永州市金洞管理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金洞镇小金洞村金白河畔,为400多年树龄的“楠木后”输注营养液。
近日,自贡市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新机制,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保险+古树名木”模式,首次为全市16株一、二级古树及名木购买保险,量身定制综合保险方案,以市场化方式提升古树名木的抗风险能力。该保险理赔范围涵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野生动物损毁、病虫危害等风险,事故发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的"活化石"。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了对全区53株古树名木资源的再次全面摸底调查,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更科学、规范的管护措施,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妥善保护,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近日,中国林科院调研组到广元市剑阁县调研翠云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柳沟、拦马墙、马鞍山、龙源和剑门关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实地调查了解翠云廊古树名木本体保护、生境改善、日常养护等工作开展情况,从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土壤条件、气候影响、人为扰动等专业方
“我一辈子和树打交道,它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退休之后,张本光对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树名木割舍不下,仍奔走在大街小巷、山林田野之间,用行动诠释着热爱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在开平市大沙镇群联江湾村的密林深处,一株近350年树龄的见血封喉树静静矗立。它高达30余米,树干粗壮得需三人合抱,树身布满苍劲的纹路,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它是开平最高的古树名木,其独特的毒性与稀缺性,让它成为当地村民口中的“树中瑰宝”
在深邃寂静的时光深处,饱经沧桑的古树年轮里镌刻了生存的智慧,保留下物种延续的密码,涌动着历史文脉的线索,更蕴藏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哲学理念。古树被人们称为绿色“活化石”“活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经济、景观价值。唐山
解锁空心老树奇迹复活之谜,破解《长安的荔枝》“三日味变”保鲜方法……近日,在钟落潭镇湴湖村,“白云古树精灵”为近百名市民带来了一场特别的自然文化体验活动,让市民深入了解岭南荔枝文化及古树保护知识,增强古树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巴中市平昌县委、县政府坚持高位推动、科学施策,有效守护绿色“活化石”。全县现有挂牌古树1947株,分布于全县31个镇(街道),涵盖柏木、马尾松、香樟等40余树种。其中,一级古树61株、二级古树170株、三级古树1716株。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值此2025年6月5日第5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城关法院行政审判庭联合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街道办及马家庄社区工作人员,围绕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共同
6月5日,镇平县人民法院联合县林业局等部门,以第54个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在老庄镇举行首份“古树司法保护令”发布仪式,以法之名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绿色生态法治屏障。镇平县副县长黄玉,县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杨永安出席仪式。
为聚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近日,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天猫绿动生活”和蚂蚁森林共同启动“守护绿色国宝”计划,将协同绿色理念品牌捐赠百万元资金。同时,消费者购买绿色商品,即可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公益项目。这一计划既响应国务院《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政策导向,也为品牌提供
德阳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独特的地形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较为丰富,现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993棵,其中散生1130棵,群状863棵,旌阳仙桥黄葛树入选全国10棵最美榕树之一。自去年3月德阳市林业局重新组建以来,德阳市高度重视古树名
精准挂牌,让古树名木“有证可依”。对辖区内古树名木展开全面清查,依据树龄、珍稀程度制作三级古树保护牌,500年以上古树为一级,300-500年古树为二级,100-300年古树为三级。按照标准,以县级政府名义设置保护标志,标明古树名木学名、保护等级、树龄、树高、
古树名木承载着地域历史文化记忆,是生态建设的见证者,也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盐池建设,盐池县林业和草原局在对全县八个乡镇摸排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实地踏查、查阅资料、访谈交流等方法,确定惠安堡镇、大水坑镇、王乐
5月28日,内蒙古古树名木保护先锋队成立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活动以“护古树·筑法盾·传文明 你我都是古树守护人”为主题,通过多维度、多形式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对《条例》的知晓率和法律敬畏意识,
5月22日,针对县域内古树名木保护面临的人为损害风险与生态修复需求,沅陵县林业局联合县人大、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在凤凰山樟树古树现场及官庄镇千年银杏古树现场举行司法保护令挂牌仪式。
在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对古树名木的名称、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生长环境、人文历史、民间传说等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复核更新每株古树的树高、胸径、东西南北冠幅、平均冠幅等数据资料,精准定位经纬度,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针对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位置采取“一树一方案”,对古